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动态 > 详情

【教育文章】假期“充电”要讲点技术含量

发布时间:2017-06-30 09:26:37

对中小学教师假期阅读,近年呼声很高,自上而下都希望教师们在假期能积极“充电”,而阅读无疑是最经济、最本源的“充电”方式。假期阅读是教师阅读文化建构的一道重要风景,“充电”看起来是简单便捷的事,其实也需要讲点技术含量。

尽管教师假期时间相对宽松,但并不代表假期阅读亦可随之呈现松散随性之态,假期阅读须瞄准方向。

曾有教师提出,教师假期阅读应读几类书籍,如专业书或与教学相关的书、提供力量与智慧的书、有益身心方面的书,如此等等,这些说法都较笼统,假期到底读什么不能一概而论,还是要基于教师自身的实际而合理选择。

假期阅读方向的定位,首先要有自己的侧重,要基于自身最近的发展区,补充“最需要补充吸收的营养”。

如果是初入职场的教师,选择以叙事主导形态的感性阅读是比较合适的,如童心童趣主题的文学作品、教育叙事作品等。

而工作多年的教师,阅读则应该适当转向指向职场活动及其具体情境细节、有一定议论和分析深度的案例主导形态作品。目前很多教师不会进行有效的案例课例分析,主要原因即在于通过典型案例积淀教育教学“临床经验与诊断水平”方面存在欠缺,停留于单一叙事思维,所以专业水准受限。优秀的案例阅读是教师认知由感性通向理性、迈向专家型教师绕不过去的中介、桥梁。

对于具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理论认识的教师,则可瞄准原理主导形态作品,这方面作品主要在于通过综合性归纳演绎对相应问题作出系统分析。目前很多教师喜欢看文集类作品,这类出版物多为叙事、随笔,而原理性的一些典范作品则少有问津,这不免造成教师阅读坡度降格、理性认知不足。

还有一种阅读,是每位教师的必须也是最高层次的阅读,即哲理主导形态阅读。雅斯贝尔斯提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强调学习的关键必须导向灵魂的转向或觉醒。教师的学习亦然,否则,终究会远离心灵和灵魂世界的建设。理想境界的教师发展,需要一种源于自我而又高于自我、稳定完善的价值信念和终极关怀。教师需要用哲学阅读促成自我教育精神价值体系的建构和完善。尤其是一些成名成家的教师在这方面更须加强。

教师的假期阅读和自身日常工作、常态发展不可断裂,而是一脉相承。所以,假期“充电”更应弥补日常不足,在正确把脉当前成长区间和阅读取向的基础上选准立足点,确定好阅读主题和相应的根基书目。因此,个人认为教师假期阅读书目不宜过多,面不要铺得太大。朱光潜先生有言:“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一个人如果抱有成就一种学问的志愿,他就不能不有预定计划与系统。对于他,读书不仅是追求兴趣,尤其是一种训练,一种准备。”

《教师时间管理策略》一书指出:“你必须分割时间这块饼,当你没有谨慎地分割这块饼时,最终结果当然是一片狼藉。”教师假期阅读的时间管理也很重要,不能貌似“我的时间我做主”,实则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时间管理实际就是习惯养成、可行性规律的摸索总结与建立坚持。假期阅读更需有效管理、分配时间,才能保障效果。

一是合理确定阅读周期,保证相对完整的时间板块。这个周期可以是一天、两天、三四天,但不能拉得太长,要在周期内确定一个相对固定、可观的时间段用于主攻书目阅读。

二是根据阅读属性选择安排活动,在最合适的时间读最合适的内容。印度哲学家艾内斯·艾斯华伦认为,睡前不能看扰乱人心的书刊,而应“读一些灵性文字”,道理不言而喻。假期之于人文书目和休闲文字,更应放在阅读周期的碎片时间和休憩时段,主攻书目则不宜与此交织混同。

三是注重“克期阅读”和“缓期阅读”的结合。胡适认为阅读应“克期”:一本书到手要规定期限按期读完;否则拖得越久思路打断坚持越难。假期主攻书目的阅读必须限时突破,否则就会“尾大不掉”。与此同时,有些情况下针对有些书籍需要一定的“缓期执行”:主要表现为个体认知与书籍内在信号不完全对接、偏差较大但又有阅读之需,勉强的克期反而未必合适,还需通过必要的缓冲来弥补,可以一点点啃,“现学现卖”,或先粗后细、渐进反刍。假期除了啃啃有坡度的书,还可回读一点平时未读完、读得不充分的书,根据实际“克期”“缓期”有机结合。

四是在时间安排上要有适当的弹性余地。毕竟假期还要休息,不能把时间定得过死。

假期阅读在适当体现专业意蕴的同时,还要注重人文阅读。例如,前期《人民的名义》电视剧热播,剧中多次提到《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很多教师计划在假期读读这本书,一些教师也提及本书在历史观方面给其带来的震撼与冲击。但有些教师表示这本书“不好读”“读不懂”,这是为什么?道理很简单,本书不是读一两遍就能读懂的,很多问题牵扯复杂的历史政治背景,靠一时之兴的突击阅读很难真正有所把握。

从某种意义看,这本书不是单纯研究历史的著作,而是截取特定史料表达作者对国家民族发展历程反思认识的一个特殊范本,其主体思维不是“论从史出”而是“借史还魂”。

举此例目的就是告诉大家,有些阅读没有背景铺垫,追求短平快的交流分享很难,似懂非懂、不懂装懂之下,多会流于浮浅,还可能陷入迷信潮流迷信作者的窠臼。假期阅读,适当赶时髦“权当涉猎”不是不可,但还要量力而行。

另外,读书要注意整理读书笔记,假期阅读也应实实在在留点痕迹。笔记形式不拘一格,可根据实际总结探讨。

最笨也最不应放弃的老办法还是摘抄。引经据典的前提是对文本进行细读,在细读中摘录名句。但阅读不能总停留在摘抄水平。我们可以通过批注在渐进思考、推导中发出声音。做好批注并不容易,有不少人做批注喜欢“自我”张扬,强调实用,缺乏对原作的尊重,以为这是独立精神的表现。这种“我注六经”的姿态并不严谨。读书批注最根本的,还要在深入倾听、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形成有特质的深入思考,适当对作者观点加以丰富补充或修正批评,而不是盲目寻求为我所用、标新立异。

假期阅读鉴于时间板块的集中,更要注意下功夫归纳概括、总结梳理所读书目的整体结构、主要观点、思维方法。对有线性逻辑的作品是这样,而没有明显线性逻辑的作品也要尝试做此类工作。可先步步为营分块梳理,然后编写提纲,把书中或显或隐的思想观点、思维逻辑、典型素材进行统整,以利深度理解。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笔记方法。

另,读完作品不一定非得写个读后感,要有感而发、当发则发、发在要害,否则实无必要。(作者孙贞锴,系山东省烟台市实验中学语文教师)

《中国教育报》2017年06月26日第10版  版名:读书周刊·特刊


作者:孙贞锴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Copyright © 2013-2017 All Rights Reserved.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